深化合作 创新发展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16217
|
第十二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12日在西安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刘延东出席并致辞。大会以合作与创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近2500人出席大会。
刘延东说,习近平主席指出,孔子学院是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孔子学院创办十三年特别是近五年来,在中外双方努力下,坚持共建共享,为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友谊,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已有14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课堂,各类学员累计达916万人。
刘延东副总理为先进孔子学院颁奖
刘延东强调,孔子学院要以语言交流为纽带,以文明互鉴为平台,努力成为增进友谊的桥梁、合作共赢的推进器。要优化布局,提高办学水平,深化教师、教材和教学法改革,加强本土师资力量培养,为各国多样化本土化需求提供服务。要完善体制机制,发挥中外双方力量,打造包容共享、和谐共生的人文交流品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主持大会开幕式
与会代表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表示将积极参与,加强合作,充分发挥孔子学院在中外人文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
会前,刘延东还召开了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出席了全国孔子学院工作座谈会。
(新华社12月12日西安电)
以下是主旨演讲全文:
深化合作 创新发展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在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
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
刘延东
(2017年12月12日,陕西西安)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上午好!
今天,140多个国家孔子学院的2000多名代表欢聚古都西安,共同出席第十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中国宋代有位诗人曾写道,“问沙时早晚,喜色满长安。”虽然正值隆冬时节,但我们孔子学院大家庭一年一度的盛会却暖意融融。首先,我代表中国政府和孔子学院总部,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们、朋友们致以诚挚问候!同时,也向陕西省和西安市政府为大会提供的支持和服务表示衷心感谢!
本次大会以“深化合作,创新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为主题,共商全球孔子学院改革发展大计,很有意义。4年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主张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密相连,应该风雨同舟、兴衰与共;主张“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搭建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平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这些主张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支持赞同和各国的积极响应。今天我们所在的西安市,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文明交流互鉴和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者。2100多年前,汉代著名文化使者张骞从这里出发,踏上开辟中亚丝绸之路的“凿空之旅”;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这里出发,踏上西行印度取经的道路。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深入推进,千年古都西安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焕发出勃勃生机。生生不息的丝路精神,“天下一家”的崇高追求,与孔子学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宗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相信在我们大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大会将在务实合作、改革创新上取得更多共识和成果,为孔子学院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刚才,5位中外代表作了精彩发言。特别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牟德院长,深情回顾了13年前马里兰大学与南开大学合作设立孔子学院,揭开了全美乃至全球兴办孔子学院的序幕;白俄罗斯前副总理、现任孔子学院院长的托济克先生,讲述了领导孔子学院为中白工业园建设培养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经历。还有苏丹喀土穆大学的李灿同学,是苏丹唯一的孔子学院盲人学员,她用流利的汉语,讲述了自己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学习的感人故事。这位乐观坚强女孩的事迹,让全世界的中国语言文化爱好者深受鼓舞。让我们再次用热烈的掌声向各位的精彩发言表示感谢!
大家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全球孔子学院大家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展示了一年来孔子学院建设和汉语国际教育的最新进展。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中国与各国政府更加重视孔子学院,各国人民更加青睐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习近平主席在中共十九大召开后首次出访发表的双边联合声明中,强调要办好孔子学院;李克强总理在前不久的出访中,表示支持孔子学院。一年来,柬埔寨、坦桑尼亚、智利、克罗地亚、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60多国400多位政要、部长出席孔子学院相关活动;荷兰、爱尔兰、俄罗斯、意大利等国修订考试大纲,将汉语列为高中毕业外语考试科目,推动全球“汉语热”“中国热”进一步升温。
孔子学院自2004年创办至今,已有13个春秋。回望来时路,特别是近5年来,孔子学院走过了一段不寻常的历程,得到了世界各国和人民的共同呵护,呈现出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积极践行者和促进者。
一是坚持共建共享,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符合国际惯例的合作共赢之路。自成立之初,《孔子学院章程》就明确规定了“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宗旨。多年来,孔子学院秉持“相互尊重、友好协商、平等互利”的理念,在实践中独创并深化了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注重发挥民间主体和市场机制作用,实现了合作双方共建共管、共有共享,吸引了地方、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
二是主动适应需求,发展成为覆盖面广、包容性强的全球语言文化传播知名品牌。孔子学院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时代大潮中应运而生,致力于满足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和中华文化的迫切需求。如今,已在14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525所孔子学院和11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中外专兼职教师数达到4.6万人,累计开设汉语班次41万个,各类学员达916万人。全球孔子学院大家庭的成员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三是奉行质量第一、内涵发展,打造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球教育共同体。孔子学院坚持把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大力加强制度、标准和内容建设,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改革。10多年来累计派出中方院长、教师和志愿者10万人,培养培训各国本土教师30万人次,中外合作研发教材和读物9300多册,不断强化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全球各类汉语考生达3000多万人次,影响日益广泛。
四是拓展服务功能,构建集语言教学、文化交流、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扎根本土,推动各国孔子学院特色发展,突出教学、研究、文化交流、职业培训等方向和优势,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全球孔子学院累计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22万场,受众达1亿人次,积极服务中外姊妹学校、友好省州、经贸往来、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合作,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有生力量。
五是促进双向交流,搭建沟通中国与各国人民心灵的友谊桥梁。多年来,孔子学院创立奖学金项目,招收3.9万名各国青年来华留学;创设“孔子新汉学计划”,组织2000多名各国专家学者来华研修;创新“汉语桥”中文比赛项目,100多万名各国青少年朋友踊跃参赛;派出300多个中方高校团组,赴各国开展交流,不仅介绍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也向各国人民学习,开阔了视野,增进了对不同文明的了解,加深了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有1万多个团组20多万名各国师生,来华开展教育文化交流;每年举办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和数十个区域国别会议,分享办学经验,展示各国文化,成为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担任孔子学院总部理事会主席已有10年。10年间,我曾访问五大洲24国36所孔院和课堂,出席“汉语桥”、世界汉学家大会等活动,亲历了孔子学院发展壮大的不平凡进程,见证了不同国家孔子学院取得的可喜成绩,许多美好、热烈、感人的情景历历在目。在印尼的玛拉拿达基督教大学孔子学院,同学们以《我的中国梦》演讲,表达了青年人做两国人民友谊使者的美好愿望;在埃塞的亚的斯亚贝巴,学员们告诉我,孔子学院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在当地中资企业找到了稳定的工作,改变了人生命运;在智利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有同学挥毫写下书法作品“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让学员们着迷;在英国的爱丁堡大学,示范孔子学院投入运营,同学们用中西合璧的文艺演出,展示了中英人文交流的丰硕成果;在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孔子学院,同学们真情诉说孔子学院帮助他们了解客观真实、富有魅力的中国;在新西兰的奥克兰大学,同学们表示孔子学院跨越了太平洋,拉近了两国人民心灵的距离。可以说,从亚欧大陆到非洲、美洲、大洋洲,每到一处,我都真切感受到各国人民对孔子学院发自肺腑的欢迎与喜爱,孔子学院确实成为了中国与各国人民的“心灵高铁”!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孔子学院已经从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茁壮成长为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增进了中国与各国人民了解和友谊,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这离不开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包括各位代表在内的全球孔子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心血和智慧。10多年来,共有20多万名总部理事、中外校长、院长和专兼职教师,充满热情、饱含感情地投身孔子学院这一崇高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此,我谨向各位代表,并通过你们向全球孔子学院广大教职员工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同住“地球村”,各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相互依存、休戚相关,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共同面临层出不穷的风险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自应对,也没有谁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唯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前,中国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一个多月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全面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发展蓝图,即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了中国未来发展的新征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必将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迈向新征程的中国,追求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明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6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人实现脱贫。特别是过去5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7.1%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们还推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360个重大改革方案、1500多项改革举措,有力激发了社会创造力。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相继问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共享经济规模达3.5万亿元人民币。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等被外国朋友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现在,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迈向新征程的中国,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主要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着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3亿,各级各类教育有2.6亿在校生,“一老一小”是主要的被抚养人口。中国还有3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每年要解决1300多万人的就业,去年到医院看病的达79.3亿人次,如此规模和难度的挑战世所罕见。我们正在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既着眼做大“蛋糕”、又着眼分好“蛋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迈向新征程的中国,愿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讲求“天下一家”,和平、和睦、和谐的基因深植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之中。今天的中国,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来越大。未来15年,预计中国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出境旅游将超过20亿人次。明年11月,我们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以进口为主题的国际博览会,这不仅是中国首创,在世界范围也开创先河。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作为有13亿多人口的国家,中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贡献。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富强的中国,不仅会惠及中国人民,也必将为各国带来更多合作机会,共同搭乘发展的“快车”。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华文化的传播载体、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人文交流的广阔平台,孔子学院带给各国人民的,不仅仅是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的机会,也是理解与友谊的“解码器”、深化互利合作的“金钥匙”。可以说,中国的发展、世界的潮流,为孔子学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源自中国,汇聚着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孔子学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天然使命。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把“天下大同”作为毕生理想。今天的孔子学院,需要彰显自身独特优势、肩负起更多责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更大作用。在此,我愿提几点希望,与大家共勉。
一是倡导文明互鉴,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智慧。孔子学院作为世界各国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承载着面向全球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华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的使命。要坚持以语言为桥,用文化交融,以心灵沟通,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科学制定长远发展规划。要以自身实际行动,积极引导各方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
二是提升办学水平,为各国民众多样化本土化需求提供新服务。质量是孔子学院的生命线,是办学的第一原则。要坚持走内涵发展道路,实施质量提升工程,深化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改革,建立整体运行评价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探索在中方高校设立实体化师资培养基地,推进中方院长和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扩大孔子学院奖学金招生规模,大批培养各国后备师资人才,增设本土核心教师岗位,不断夯实发展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教材标准和课程大纲、考试大纲,合作研发时代感、适应性强的汉语教材和文化读物,拓展“汉语桥”“中国节”等品牌项目,推出中华文化“新六艺”教学体验项目,努力适应各国人民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是加强平等合作,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打开新空间。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是孔子学院的一大创举,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是孔子学院的独特优势。要坚定不移深化平等、务实合作,强化总部理事会和各国孔子学院理事会议事决策职能,扩大双方利益交汇点,拓展师生互派、学术交流、学科共建等各领域合作;要努力争取各国政府大力支持,充分发挥中外双方高校办学主体作用,积极调动中外企业、团体等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继续办好“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和“世界汉学大会”,汇聚众智、凝聚合力,形成共同支持孔子学院发展的良好局面。
四是勇于开拓创新,为人文交流纵深发展塑造新品牌。“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改革创新是孔子学院发展的不竭源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实施互联网教学工程,开发“慕课”、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各类平台。实施“了解中国工程”,创新“孔子新汉学计划”,讲好中国故事,贡献中国智慧。要因地制宜,促进双向交流,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中国与世界各国各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大局中找准定位、特色发展,打造包容共享、和谐共生的人文交流品牌,促进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增进国与国的友好。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冬天的三秦大地和古都西安,正孕育着春的生机活力。站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展望孔子学院的发展前景,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政府和人民将一如既往大力支持孔子学院发展,这个政策是永远不会变的!让我们携手并肩,砥砺奋进,不断开创孔子学院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再过10多天,新的一年即将来临。预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谢谢!